能在中華路精華地段繼續經商的商戶,可是「難民」中的佼佼者,大陸籍貫移民不是非留在此不可,也涉及了他們對於在臺灣的生活想像。山東大娘家裡賣起了香燭、禮品、與紙錢等婚喪喜慶的祭祖用品,做起老鄉的生意。老鄉意味著區分了大陸與臺灣日常生活的不同。
但是你知道嗎?不只是中華路上高貴棚戶是違建,連蓋好的中華商場也是違建,因著這個原因,中華商場除了產權之外,並沒有以任何名勝、或是市場的敘述留在官方編纂的地方史當中。不要忘了這是一個正在戒嚴法的時期,1958年蔣總統的一句話:中華路上太髒亂了,徹底整頓,OK?就會如同十二金牌電滋滋地流入警備總部的保安與拆除大隊中。
於是一個黑機關就開始一個偉大的計畫,簡單來說就是把住在此地的商戶都叫來,並且老實地告訴商戶們,我們很想拆遷你們,但現在國庫空虛,於是我們想好了一個辦法,我們幫你們重新蓋房子,但是錢你們自己出,蓋好的商場還是違建喔!並且產權是市政府的,交來的錢就當租金可以讓住20年!之後⋯⋯再談。警總的整建計畫不只容納中華路的違建戶,連小南門等地200戶的違建都共同納入,這麼一石多鳥的計畫實在太划算了!
不過黃金店面在手,儘管很像不平等條約的整建計畫卻相當有效率的在180天之內建成中華商場。只是住在這裡的卻跟住在消失的密室一般,不知道商場什麼時候會消失。
1961年4月22日下午3點一刻,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千人齊聚,臺灣省政府主席周至柔與臺灣警備總司令部黃杰連袂宣布中華商場落成啟用。一個多月後,5月28日,商場頂樓的霓虹燈開放亮燈。此刻,逯耀東口中的發光城牆奕奕生輝,揭開中華商場30餘年的歷史,也開啟了中華商場商戶的黃金時代。此時商戶不只在這裡做生意,許多人晚上就直接住在商場中。
中華商場的白天,比夜裡更為氣勢萬鈞,此時的商場不只是商場,它仍頂戴中華之名,中華商場與中華路之間更是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正飄飄。在商場落成時,商場各段頂早早預留了旗桿,並且於管理辦法中訂定了慶典應懸掛國旗,並統一使用六號國旗,商戶須保持國旗整潔鮮豔,由住戶購置保管。
此後中華商場在國家慶典中扮演重要的政治地景,不只是總統府身後的靜態展示櫥窗,各種宣揚國威的車隊遊行,中華商場也是必經之途。如為亞運國手紀政奪金返國後舉辦的慶賀遊行、紅葉少棒奪金歸國,或十月國慶的各式花車,甚至連歡迎林青霞等影視巨星都會在中華路遊行。這排建築物不只在外觀充滿著國家符號的象徵;在1961年夏天,中華商場國貨推廣中心也進駐靠近鬧區的第五棟之內。
禮品店經營模式很像買辦,當客戶上門,山東大娘就想辦法去找到生產端。許多系統櫥櫃推薦商品都是客人拿了東西來問能不能做,她認為有商品就一定有人做。比方說一個華僑拿了一個木碗問是否能大量製作,她會先答應客人,再請先生循線找工廠打樣,在成本上增添利潤報價給客戶,並且預留時間,留一些緩衝日期,向上游催貨。隨著客戶詢問的多,禮品店裡的商品種類也更為繁雜,倉儲貨品是由山東大娘盤整,在她腦中似乎有清楚的小櫥櫃,能清楚知道商品的位置。她自豪地說:「對啊,我們什麼都做,人家都說百貨店,我們是千貨店,萬貨店,我們就說是萬貨店」。
另外一個報導人台生主席的父親在中華商場建成後,跟朋友周轉了10萬元,在中華商場和棟頂了兩間店面,開啟了清茶館的生意。台生主席特別強調清茶館和剝皮寮附近本省人的茶室經營方式天差地遠,清茶館只賣茶,給榮民伯伯坐在那邊聊天、扯皮和聽戲。
60F西門紅樓一帶有10餘家茶館,有些伯伯帶著鳥籠遛鳥,在紅樓附近的茶館常常是店門前掛著一排鳥籠,下象棋、喝茶與弄弄眼鏡。茶館大概分做兩種,一種是讓人下棋,允許顧客賭博,甚至在閣樓上就擺起麻將桌,店家抽抽頭。台生主席家的中興清茶館純粹只能聽戲,怕博弈生出事端,所以不能下棋、不能賭博,甚至帶了棋具單純玩玩都不行。當時電視少,節目也少,清茶館裡面就放起了父親側錄的電視台國劇讓伯伯們消磨時間。
適逢國家節日:雙十節、光復節、甚至是清明節,清茶館更是高朋滿座。有時桌椅都排到大街上去,自然台生主席小時候是沒有假日的,當然父親更沒有休息的想法,生意好起來時,總要抓住機會。 |